今天给各位分享魔方教程:4个公式拼好三阶及N阶魔方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魔方教程:4个公式拼好三阶及N阶魔方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本文导读目录:

1、三阶魔方基础教程(只需6个公式)

2、【简单实用11个公式】三阶魔方分步还原公式图解

3、魔方教程:4个公式拼好三阶及N阶魔方

  原创 墨刻书香 无知与谎言   网上三阶魔方公式、视频一大堆,我干嘛写这个教程?   第一,许多教程是给你列出各种情况以及对应的公式,却鲜有告诉你每个公式的作用。   第二,我希望化繁为简,一共只有6个基本公式,让你一分钟完成魔方。   一些术语:   “上”“右”“左”“前”对应的面如图:   +:顺时针旋转90º   -:逆时针旋转90º   2:旋转180º(顺逆一样)   如:“右+”表示右边顺时针旋转90º,“左-”表示左面逆时针旋转90º(左+和左-很容易混淆),“上2”表示上面旋转180º   本教程,蓝色为前面,红色为右面,黄色为上面,橙色为左面。   一共分为六个步骤:   初学者可以只学加粗的六个公式,另外三个辅助公式后期学,辅助公式大概可以提速10秒。   一、底层拼好   二、中层   ①上+右+上-右-上-前-上+前+   ②上-前-上+前+上+右+上-右-   中层辅助①右+上-右-上+前-上2前+上2前-上+前+   中层辅助②右2上2(重复三遍)   三、顶层十字架   ③右-上-前-上+前+右+   十字架辅助①前+右+上+右-上-前-   四、顶层全面   ④右-上-右+上-右-上2右+上2   五、顶层四角   ⑤右+上2右-上-右+上2左-上+右-上-左+   六、最后公式   ⑥前2上+左+右-前2右+左-上+前2   个人认为:最快掌握魔方的方法是   自己摸索公式的作用。   在你完成步骤一之后,你可以把魔方的色块儿记下来,然后用一下公式,前后对比之后,你就会理解每个公式的作用。   我下面写的就是每个公式的作用   先拼十字架,再拼四角,稍微摸索一下就可完成。   ①上+右+上-右-上-前-上+前+   作用,如下图   ②上-前-上+前+上+右+上-右-   作用,如下图:   如果遇到这种   你可用公式①把红蓝色块取到顶层,再用一遍公式①。也可用中层辅助①右+上-右-上+前-上2前+上2前-上+前+   另外分享一个我自己探索的简单公式:   中层辅助②右2上2(重复三遍)   作用,如下图(A与B交换)   你会遇到四种情况,4就是要完成的顶层十字架。   ③右-上-前-上+前+右+   作用如下图:A不变,B到C,C到D,D到B,且CD发生翻转。   → 先保证后面(A位置)为黄色,其次保证左面(B位置)为黄色。   十字架辅助①前+右+上+右-上-前-   自己可以探索一下这个公式的作用   适用于   ④右-上-右+上-右-上2右+上2   如下图作用:A不变(注意A位置,左上角),BCD位置不变,但BCD都逆时针转一个角。下图用了④两遍。   拼完十字架,你会遇到图12345共五种情况,123情况用一次公式④,变为4,再用一次或两次公式④,会变为5。   拼成情况5即可进入下一个环节。   123怎么用公式变为4?这个有点复杂,需要观察一下四角的情况,然后根据公式作用让123变为4。   这里我举个图2的情况,不一定能让你明白:   观察四角情况,根据公式④的作用,如图那样摆放正好,D的位置不变,ABC逆时针转一角,A黄色转上面,BC黄色转下,刚好变为图4情况,再用公式④即可变为图5。   这个公式可能会把你绕进去,你可能用了很多次,魔方也不乱,就是拼不好顶层全面,但是有时又拼好了。当然原因也简单,搞不懂公式的作用。   记得六年级曾在语文老师面前拼魔方,当时在这个公式绕来绕去,怎么也拼不好,老师等了几分钟,就离开了,挺遗憾的。   ⑤右+上2右-上-右+上2左-上+右-上-左+   将同色(蓝)的两个角(AB)转到左边,用⑤可以拼好四个角   因此⑤的作用是右边C、D角交换   如果四面都没有类似AB的同一色,用⑤之后会出现   一些人说公式错了,实质原因是将左±弄反了。   对于右+,即右面顺时针90,即将右面看成钟表,想象表针转动的方向。   同理,对于左+,也是将左面看成钟表,想象表针转动的方向(干脆将左面对向你)。   ⑥前2上+左+右-前2右+左-上+前2   现在剩3个色块(剩4个时,用一遍⑥变3个),将完成的一面(图中右面红色)放到后面。如图:   橙色为前面,完成的一面放后面,用⑥公式可以拼好魔方(最多用两次)   ⑥的作用A、B、C色块顺时针旋转   『如果你把⑥公式反过来用,就变成逆时针旋转,前面的用两次变成一次,但不建议这样做。』   拼三阶魔方三要素:会拼底层+会用公式(领会公式的作用和左±的方向)+探索精神   个人不建议用公式拼底层,速度是一方面,但主要是——探索底层的过程,是让你对魔方结构有一个基本认识。如果没有这个认识基础,你对后面魔方公式的理解和应用或许会遇到更多困难。   拼底层大致的探索过程如下:   1.首先能拼成十字架   2.后来能够拼成一面,这个过程也许半天也许一两天   3.然后,根据你领悟的技巧,将底层十字架色块对齐,如图。   4.最后,底层四个角的色块对齐,如图。   鉴于后面用公式可能搞错方向打乱魔方,你可以先提升一下拼底层的速度,起码1-2分钟内能拼好。   魔方是5块钱买的地摊货,(熟练情况下)用上面公式可以一分钟拼好魔方。   我不知道有没有人看懂,我已经尽全力了。说实话用二维方式表达三维魔方有些难,原本我想尽可能通俗易懂一些,不过写到最后我感觉自己没有做到,但我只能做到这里了。   4和5公式理解起来是比较困难的,初学魔方,公式懂不懂并不很重要。在公式不出错的情况下,重复十多次基本能拼好。多次重复会让你记住公式,当你熟练到2秒一个公式时,你自然会探索、会明白的。   也许将来的某一天,重新拿起魔方,大概率会忘记第五个公式,但是,因为之前重复了很多很多次,即便真的想不起了,两只手总会在熟悉或陌生的探索中,找到正确的方向。   如果你在小学初中的话,魔方带给你的成就感还是蛮大的,也许在很多年后,年少的时光一去不复返,但不经意间玩弄起那只魔方,许多淡忘的温暖的记忆,便会汹涌而来……   如果本教程对你有所帮助,欢迎关注和点赞。  层先法7个阶段拼好三阶魔方(只需记住11个公式即可):阶段(步骤)复原部位公式数量公式明细1底部十字2个公式状态1公式:R′F状态2公式:RUF22底角3个公式白在右面公式:RUR′白在正面公式:URU′R′白在顶面公式:RU2R′U′ + RUR′3二层中棱2个对称公式向右公式:URU′R′U′F′UF向左公式:U′L′ULUFU′F′4顶部十字1个公式FRUR′U′F′5顶面1个公式R′U′RU′R′U′2R6顶角1个公式R′UL′U′2RU′R′U2RL7顶部中棱1个公式M′2UMU2M′UM′2字母转动方向说明:若字母后有数字2则意味着要转动两次(一般的转动指的是转动90度,而后面紧接着2表示转动180度)。通常来说魔方一共有R,L,U,D,F,B,M,E,S,r,i,u,d,f,b,x,y,z共18种转动方式的正反向,而此文中我一共只用了5种最常规的转动方式的正、反向拼好三阶魔方,没有2层和整体魔方的旋转加公式,所以算是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了。对于新手来说最花时间的一个阶段,也是最简单的一个步骤,此阶段需要熟悉魔方转动轨迹。   如何确认底部:一般来说各个厂商都会把logo放在白色面的中心块,这样以白色面开始为底最容易。底部十字开局相比顶部十字要稍显复杂因为不容易观察底部中棱的位置,所以会容易来回翻转魔方这种无效的举动,这个时候有个小训练会很有效果。   颜色顺序小训练:   魔方在确定底部白色以后,顶部的黄色自然就确定了,只剩下红绿橙蓝需要记住顺序,红色为正面时背面为橙色,左边是蓝色,它的对面就是绿色。在这个训练要达到的状态就是能判断红绿橙蓝任意面作为正面时背面和左右面颜色,有了这个基础恭喜你底部十字就会又快又容易。会有帖子告诉你先拼顶部十字,我也是从这个开始, 虽然初期上手会容易一些但习惯一旦养成后期很难改。顶部十字最大的问题就是,在拼好十字要翻魔方,对于尤其后期想尝试盲拧的人,这个对于记忆量的要求是没有意义的增加了很多。   无论魔方打乱成为何种方式,通过简单的旋转都可以成为以下两种状态 :   状态1对应还原公式:R′F   状态2对应还原公式:RUF2新手在此过程中最容易忽视的就是借用相邻面转动的时候忘记了还原相邻面底部十字完成状态   2.底角 ( 底角就只有3个简单公式 )有时候刚好底角在错误的底部位置先做RUR'移动到顶层在开始下面三种变换   白色块在右面公式:RUR′   白色块在正面公式:URU′R′   白色块在顶面公式:RU2R′U′变成白色在右面,再使用RUR′一层完成状态:   3.中棱 ( 中棱只有2个对称公式,平衡左右手并减少了记忆量)   向右公式:URU′R′U′F′UF   向左公式:U′L′ULUFU′F′有时候需要用的中棱不在顶部而在侧边就先用以上两个任意一个把它转到顶层再进行向右或向左公式。二层完成状态:   4.顶部十字 (一个公式让顶部进入拼好顶面 前的十字循环 )   顶部十字公式:FRUR′U′F′拼好2层后,通常会遇到的以下三种情况(最多拧三次进入顶部十字循环),忽略其他无关的顶面黄色块,包含以下哪种图案就是在哪个阶段。   顶部循环:点阶段 --> 折角阶段 --> 横线阶段 --> 顶部十字循环(完成态)顶部十字完成状态:   5.顶面( 顶部十字循环也只有1个公式)   之所以称它为顶部十字循环,每张图里都有十字加多余的顶面黄色块,下面的示意图会充分说明。图中绿色虚线框里多画个圈是为了让鱼的图案更为生动,注意鱼的图案是可以通过左手或者右手公式一步还原顶面的。   通常,还原顶部十字后会出现上图中的①②③④四种情况,这四种情况都可以通过整体旋转魔方,得到下面虚线框中的图案,得到虚线框中的图案后经过1个公式即可还原顶面,下面分别对四种情况作简单说明:情况②(也称为“小鱼图案”)将鱼头放置在左上角,做一次R′U′RU′R′U′2R,即可还原顶面。情况①(称为“标准十字图”)将顶层的侧面有黄色块的放置在左上角后,做一次R′U′RU′R′U′2R,可变成情况②,将鱼头放在左上角,再做一次公式即可还原顶面。情况③④公式一样,只需将顶层的侧面有黄色块的放置在左上角后,做一次R′U′RU′R′U′2R,可变成情况①,再按情况①的方式进行顶面还原。   顶面完成状态:   6.顶角   完成顶面之后若没有任意面是下图的状态,那就直接开始做下面的顶角公式。   顶角公式:R′UL′U′2RU′R′U2RL只要有一面成为上面的状态就可以再做一遍顶角公式而到达完成状态。有时候一直做顶角公式无法找到任意面有上图状态可以做一次顶部中棱公式M'2UMU2M'UM'2再做顶角公式。顶角完成状态:   7.顶部中棱顶角完成后,开始做下面的顶部中棱公式会先完成一面,然后让完成面背对,再做一到两次顶部中棱公式。   顶部中棱公式:M′2UMU2M′UM′2如果使用一次中棱公式没有完成,就继续把完成面放到背面,比如:此时把红色作为背面,橙色变成正面会成为下图(相当于y'的转动)   然后再做一次公式M'2UMU2M'UM'2即可三层完成状态:   以上的方法只是我研究出来的最简单方式,它可以让有兴趣的人开启魔方这扇大门,就像开头所说的从完全不会到第一次拼好魔方只是魔方道路的起点而非终点,后面有速拧,单手和盲拧等等不同方向等着大家,我希望能有更多的朋友加入到这项运动之中。速度不是魔方追求的终点它是一种结果,在这个过程中的体会和感悟才是真正的乐趣所在。  魔方教程   现在网络上的7步魔方教程,都是授人鱼不授人渔的填鸭式的教程,背了一堆公式,但是不教你原理,很快也会忘记。而且不能举一反三,学会了3阶的魔方,可能换个2阶的魔方都不一定会拼,更别说N阶的魔方了。   本人研究了魔方之后,总结了一套自己的方法论,缩减到4个公式,还会介绍公式原理,虽然公式大部分和7步相同,但可以总结出方法论,甚至给出魔方的新解法。   角块、棱块根据其颜色确定位置。   案例1-角块:如下图,红黄蓝三色的角块,它需要回到红、黄、蓝3面的交点。   案例2-棱块:红黄两色的棱块,它需要回到红、黄2个面的交点。   如下图:   F/B/R/L/U/D表示面朝魔方的前Front/后Back/右Right/左Left/上Up/下Down6面顺时针旋转   X‘表示面朝X面逆时针旋转(X in (F,B,R,L,U,D)   公式1不是必须的,可以通过公式2、3替代,但公式1能提升魔方还原效率。   用公式1还原第一层,先还原棱块,再还原角块   公式1的没有固定的模式,核心是“躲->还原”,包括3步:   1. 确定移动目标:如下图,只要按箭头旋转R,底下的方块即可回到正确的位置。但这会破坏上面已经拼好的方块,所以后面一定有R’将被破坏的归位   2. “躲”:如下图,拼好最后一块后,为了避免下一步R’的影响,通过F’将刚拼的这一块“躲”起来   3. 被破坏的和躲起来的还原:上面的逆操作即可   公式1完整的示例如下:   公式1有很多特殊的变种:   特殊1:“黄色”朝下方,同样简单的躲->还原即可   特殊2:下图白色的白色棱块十字架只差最后一块了,如何归位?想办法把移到侧面,然后再让已归位的白色躲开   如上图,公式2让图中底层A/B到顶层走了一圈后再回到原位,原理如下:   1. 如上图:魔方R侧的标记数字A/B的方块,经过公式2中R’U移到了上面,然后再经过U’R归位。经过这样腾挪,方块A/B回到原位,同时顶层的角块位置发生了变化。   2. 同理,魔方L侧与A/B对应的方块,经过公式2中LU’(上图公式2中划蓝线部分)移到了上面,然后经过UL’即可归位   公式2的核心就是将A/B及L侧与A/B对应的方块移到顶层躲起,只是A/B还原和L侧底层较快移动到上层共用一个U’(上图公式2中“2.将第1步挪走的A/B还原”和划蓝线“LU’”共用了一个U’)   公式3是笔者自创的公式,让图中A/B两个方块到顶层走了一圈再回原位,原理如下:   1. 基础前提:不破坏第一层已经拼好的4个角块。   2. 如上图:魔方R侧的标记A的方块,经过公式3中RU移到了上面,然后再经过U’R归位。   3. 魔方R侧标记为B的方块,R’R’U’移到了上面,然后R’R’U回到了对应的位置   4. 这样,底层的角块A\B位置没变,但顶层角块的位置也没变,但是顶层角块的颜色发生了变化   公式3的核心就是将A\B分别移到顶层躲起来再移动回来。只是B移入顶层和A还原公用一个U’(上图公式3划蓝线“B挪到上层躲起”与红框“A还原”公用了U’)   公式3是笔者自创的公式,所以特性没有公式2、公式4好   公式4的原理:以上图左边公式为例   1:只有R\U两面在旋转   2:重点关注底层标记有数字1、2、3、4的4个方块,其中1-2是一组,3-4一组   3:如下图,标记3-4的方块,经过R’U’变换后,躲进了红色框框中。躲进这里的好处是,魔方R块随便怎么旋转,只要经过逆变换UR,就能将3/4还原   4:公式4前面有两个连续的R’U’就将1-4这4个方块都躲进了红色区域了。这也是公式4的核心,只要记住公式4是将1-4方块移动到红色区域+还原回来就可以了。移到红色区域和还原回来中间可以加上其他移动,从而改变棱块的位置。   5:再通过逆变化URUR,方块1-4就还原到原来的位置了   笔者找到了其他公式可以取代公式2、3。其核心思想是让底层的方块移到顶层躲起来,然后再还原,在躲起来和还原中间,增加其他的动作,这样就能改变顶层的位置或者颜色,这种改变就形成了一条公式。   通过公式1,先归位第一层棱块,再归位第一层角块,不赘述   公式2重复使用1-2次,可让顶层角块回到对应的位置。但其颜色可能是错的,例如下图的角块:   公式3保持角块的位置不变,但是其中3个角块的颜色同时绕顶点逆时针变换。所以公式3重复若干次后即可让角块颜色还原。   例如:   直接用公式4一次,可让第2层棱块归位   顶层的棱块颜色归位,顶层棱块颜色有3种情景(如下图),都可以重复通过公式4变成黄色十字架。   其中情景1、情景3都是先变成情景2,再变成黄色十字架   情景1->情景2的方式如下:   上面的变换可以看到,将A\B两块侧面的黄色朝上了。   用同样的变换,可以把情景3->情景2   重复上面的方法,可以把情景2变成黄色十字架。   2次重复公式4,可以让顶层的3个棱角互换位置,这样就能让顶层的棱角位置归位   交换ABC三个棱块的位置:   这样魔方就拼成了   可以看到二阶魔方只有8个角块,无中心块和棱块   8个角块+(N-1)*12个棱块+(N-2)*(N-2)*6个中心块组成   角块的数量未变,中心块、棱块的数量增加   旋转也需要增加标记:   D2:表示从底面数第2层顺势针旋转,其他的类推:   核心还是躲->还原,不赘述   目标:   案例1:仍然用公式1,但是略微复杂点   其他的类似,只是需要先通过简单的变换,变成案例1这种错位的布局
魔方教程:4个公式拼好三阶及N阶魔方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魔方教程:4个公式拼好三阶及N阶魔方魔方教程:4个公式拼好三阶及N阶魔方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谁是谁的谁,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原文地址:http://www.formosha.com/post/4035.html发布于:2025-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