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给各位分享高尔基和他的儿子ppt课件免费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的知识,其中也会对高尔基和他的儿子ppt课件免费版【小学二年级语文】进行解释,如果能碰巧解决你现在面临的问题,别忘了关注本站,现在开始吧!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ppt课件免费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高尔基和他的儿子ppt课件免费版【小学二年级语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ppt课件免费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本文导读目录:
二年级语文下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设计(通用6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总归要编写教案,教案是保证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的基本条件。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二年级语文下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设计(通用6篇),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学目标: 1、认读本课生字7个;积累10个词语,描写5个汉字。 2、熟读课文,理解词句;联系课文有关内容读懂课文最后一句话的意思。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朗读第四、五节,并能背诵。 4、初步感受“奉献”比“获取”愉快的道理。知道在生活中能留给人们美好东西是快乐的。 教学重点: 能正确抄写一句句子。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 知道在生活中能留给人们美好东西是快乐的。 教学难点: 知道在生活中能留给人们美好东西是快乐的。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设疑激趣 1、同学们,你们认识高尔基吗? 板书:高尔基 学习“基”(书空) 2、(介绍高尔基:(1868~1936)前苏联无产阶级作家,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他出身贫苦,幼年丧父,11岁即为生计在社会上奔波,当装卸工、面包房工人,贫民窟和码头成了他的“社会”大学的课堂。他与劳动人民同呼吸共命运,亲身经历了资本主义残酷的剥削与压迫。这对他的思想和创作发展具有重要影响。1901年他创作了著名的散文诗《海燕之歌》,塑造了象征大智大勇革命者搏风击浪的勇敢的海燕形象,预告革命风暴即将到来,鼓舞人们去迎接伟大的战斗,这是一篇无产阶级革命战斗的檄文与颂歌,受到列宁的热情称赞。) (注意:教师可选择部分内容,向学生进行介绍) 3、出示句子:要是你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 4、补全课题齐读 5、学生质疑 (1)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2)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发生了些什么事情? (3)为什么要写这封信?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课文。 (1)自学文中的生字。 注意“晃、霞、妻”的读音,“晃”要读准后鼻音。 指导“妻”的书写(上半部分的竖下面不出头。多横分长短,间距求均匀。) (2)思考: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发生了些什么事情? (3)学生交流。 2、分别出示栽花、赏花图。 (1)找出文中与这两幅图相对应的小节。 (2)同桌互读、指名两人读。 过渡:高尔基的儿子是怎样栽花的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 三、研读课文,理解内容 1、学习“栽花”部分。 (1)读2、3小节,用直线划出高尔基的儿子是怎样栽花的句子。 (2)出示: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 ①自由读读句子,从中你体会出了些什么?(对父亲的关爱) ②你能抓住重点词语读出儿子关爱父亲的语气吗?(自由读,指名读) (3)引读2、3两节 过渡:儿子再一次远离亲爱的父亲,回到了自己的家乡――苏联。而那个他花了很多心血的院子,又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呢?我们就来学习课文的4、5小节。 2、学习“赏花”部分 (1)轻声读4、5小节,找找有关句子,用波浪线划下来。 (2)媒体出示: 春风吹来,姹紫嫣红的花儿轻轻摇晃着,散发出阵阵芳香,引来了一只只小蜜蜂。 ①学习“姹紫嫣红”。读准“嫣”,理解字意。 ②自由读句、指名读句、抽号读句 (3)就让这幅优美的画面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吧!再读4、5两节。 3.学习6-8节 出示:要是你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 (1)读句质疑:为什么说“给”永远比“拿”愉快........ (2)出示填空:爸爸说的“给”意思是____,“拿”的意思是___, 所以当我不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我的生活会感到愉快。 (3)小组讨论。 (4)集体交流:是啊,他会为父亲的快乐而快乐,这就是高尔基信种所说的――要是你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啊!“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就是要为他人着想,多做有利于他人的事。 四、总结全文,说话训练 1.什么情况下你感到很愉快?联系生活中发生的事说一说。 如:同学学习用品忘记带了,你毫不犹豫地借给他;在学校运动会上,你在跳绳比赛中得了年级第一…… 2、读读词语。 3、完成课后练习。 4、听记:姹紫嫣红的花儿轻轻摇晃着,散发出阵阵芳香,引来了一只只小蜜蜂。 五、拓展想象,完成作业 1、提供网站(高尔基的其他作品):xxx 2、练一练 A层:读一读高尔基写给儿子的信。 B层:复述《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故事。 C层:你还知道哪些科学家的故事,与伙伴交流。 3、小结:小朋友们,在生活中“奉献”比“获取”愉快,这就是这篇课文要告诉我们的道理,我们可以在自己的生活中深深地体会到“奉献”比“获取”所得到的快乐更多。希望我们每个小朋友都能成为一个乐于奉献的人。 板书设计: 21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鲜花 高尔基→儿子 写信 “给”永远比“拿”愉快 教学反思: 本文的教学主线是帮助学生理解“给予”,因而课文的导入直接就将这个思考带给了学生。在初读了课文之后,我带领学生走进课文,与他们一块儿解读“给予”,通过细致地学习,学生们知道了“给予”是辛苦的,但却能给别人带来快乐。接着在学习了高尔基的书信后,我让他们畅所欲言,领悟“给予”也能给自己带来快乐的道理。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本课生字7个“基、妻、姹、嫣、晃、阵、霞”;积累词语若干个;能正确地在田字格内书写“基、妻、晃、阵、霞”5个汉字,并能在写的过程中有意记忆这些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4、5两节。 3、熟读课文,了解内容;联系课文有关内容读懂课文最后一句话,知道在生活中能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教学重、难点重点: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高尔基信中两段话的含义。 难点:理解高尔基信中两段话的含义。 教学媒体高尔基的画像、小黑板、田字格黑板、生字卡片 课前学生准备充分预习课文 教学流程备注 一、名言引入,揭示课题: 1、名言交流:在学习中,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名人名言,现在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吧。(指名几人) 2、出示文中的句子:老师也有一句子要和大家交流,自己轻声念念。 (出示)要是你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多么愉快呀! 3、出示高尔基像:这是前苏联一位伟大的作家——高尔基在写给儿子信中的一句话。读了之后,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4、总结: (1)为什么要写这句话?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5、揭示课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块儿来学21、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教学生字:基。(变形的其加土) 二、整体感知,读文识字: 1、那么高尔基为什么要写这句话?自由轻声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并把课文读正确。 2、逐段检查,尤其注意指导学生读好:矍头、栽花等词语。 3、学习生字:妻、晃、阵、霞(妻:正确书写上半部分。霞:正确书写下半部分,并组词。) 4、把生字送回文中,自己再轻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高尔基为什么要写这句话? 5、师小结:儿子种花,将美好的鲜花留给高尔基。高尔基写信,将深刻的道理告诉儿子,让他知道留给别人美好的东西,会使自己感到快乐。 三、走进课文,解读“给予”: (一)儿子的“给予” 1、仔细读读课文,想想儿子是怎样留下这美好的鲜花的?(指名读相关内容:第三自然段) 【投影出示】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个儿还没有矍头那么高。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自由读) 2、从这段话里我们读出儿子留下这美好的鲜花容易吗?(不容易)从哪儿看出呢? 顾不上:千里迢迢来到父亲这儿,却没有休息。 一直:一直都没有闲着。 各种各样:栽种了许许多多的花草。 只有……还:这些事对于一个10岁的小孩来说更不容易。 3、看提示,想象说话: 【投影出示】高尔基的儿子忙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但他丝毫不觉得,因为,他心里一直想。 4、小结:从这段话里,我们体会到高尔基的儿子对爸爸深深的爱,一心想把美好的东西留给他,我们称这种行为为给予。(板:儿子、种花、给予) (二)父亲的“得到” 1、过渡:我们说有给予就必然有得到,下面我们再来读读文中的“得到”。 2、学生自由读课文4、5自然段。 3、高尔基得到了什么?(鲜花)美吗?从哪儿看出? (姹紫嫣红、阵阵芳香、引来蜜蜂) 理解:“姹紫嫣红”一词。教学生字:姹、嫣(在字形上都有“女字旁”,在字义上都有美丽娇艳的意思。所以,“姹紫嫣红”就是指各种各样美丽的花。) 4、教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眼前的美景(也可出示相关的图片)。(指名说)学生读课文。(引背) 5、高尔基欣赏着这些美丽的花儿,心里有——(期待学生回答:说不出的高兴)。都会有哪些高兴呢?我们帮他说出来。 【投影出示】傍晚,彩霞染红了天空。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因为。 6、师小结:(板书:高尔基、赏花、得到) 四、学习书信,领悟“给予”: 1、过渡:高尔基看到这些美丽的花儿,除了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还有许许多多的感想,于是,他把这些感想写在信中,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封信。 【投影出示】高尔基给儿子的信。(用书信的格式) 2、学生自由读书信,指名读。 3、读了信后有什么不理解的吗?(指名)信中“要是你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多么愉快呀!”这句话你们都理解了吗?“给予”了之后,儿子的生活会获得哪些快乐呢?(学生自由回答)(板:、写信、明理) 4、其实你们想的也就是当时高尔基儿子想的,让我们把这些想法写下来告诉高尔基,好吗? 五、体验习作,实践“给予”: 1、小练笔,两个话题,自选一个: (1)高尔基的儿子读了爸爸的信之后,一定有许多的快乐,让我们帮他写一封回信,把心中的快乐传达给远方的爸爸。 (2)生活中,你也一定给予过别人美好的东西,当时你的心情也一定非常得愉快,以“给予是一种快乐”为题,写下当时的情景和你的心情。 2、指导写字:基、妻、晃、阵、霞。 教学反思 想象是孩子们的天性,是孩子们巨大的资源宝库,所以,我们必须充分利用。在教授《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这一课第四节时,我创设情景,利用多媒体的辅助教学,让孩子在舒缓音乐声中,配上优美的美景图,范读这一小节,带领着孩子一起去看看这块芳草地,然后再让孩子自己读读这一小节,想象:你仿佛闻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闻到了什么?同学们顿时展开了丰富的想象,跃跃欲试,“我闻到了花儿散发出阵阵迷人的花香。”“我听到了小鸟在枝头快乐地唱着歌。”“我看到了色彩斑斓的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一句句优美的语言从孩子们口里冒出来。这个环节,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空间,提高了口语交际能力。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的5个生字,积累7个词语。 2、能正确抄写一句句子,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语句。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读好课文4、8节。 4、知道在生活中能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是快乐的。 教学重点难点: 1、体会高尔基和儿子之间的浓浓亲情。 2、读懂课文,知道在生活中能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是快乐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反馈预习 1、出示照片,认识高尔基,学习生字“基”。 (出示:照片)——高尔基(板书) 师:“基”是我们今天要学的生字,仔细看(媒体)“基”的上半部分像“其实的其”,但是点要变成捺,撇和捺的下面是个“土”。 2、反馈预习,揭示课题,初步了解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1)交流出示: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很爱自己的儿子。 (2)师简单介绍高尔基。 师:是啊!高尔基是俄国著名的作家,他的很多作品《海燕》、《母亲》等,都给人们带来了很多的启示,所以说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生)。 而且他也很爱——自己的儿子(生)。 (3)指导读句。 (4)揭示课题。 (5)谁能来介绍一下高尔基的儿子呢? (6)交流出示: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个儿还没有镢头高。 (7)拼读:镢头(出示图,师边手势边说:镢头大概这么高) 正音:个儿(儿话音) (8)指导读句。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轻声自读课文,思考:高尔基和儿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 (1)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 (2)师随机板书: 种花 21、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赏花 写信 (3)师生串说板书: 高尔基的儿子来到小岛上看望高尔基的时候,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忙着-----种花(生)。 春天到了,花全开了,高尔基坐在院子里------赏花(生)。 他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就提笔给儿子------写信(生)。 2、快速读读课文,找到描写信的内容的相关小节。 (1)交流出示7、8小节。 (2)自读7、8节。 (3)师生配合读 三、深入学习课文4、8节,理解词句。 1、学习第4节,感受鲜花的“美”。 过渡:高尔基在信中提到的美好的东西是什么?-------鲜花(生)来,自己读读描写鲜花的小节。 (1)出示节4,学生自读。(生字变红) 师:句子中的生字老师用红色字体表示,而且都加了拼音,借助拼音,把它 读准! (2)出示词卡,拼读正音。 师:老师刚刚听到有几个小朋友把生词读得特别准,你们来拼拼看? 出示词卡,开小火车拼读:摇晃(三拼音)、阵阵芳香(前鼻音)、姹紫嫣红(翘舌音)[正音:同桌相互拼一拼] (3)看图说话,理解“姹紫嫣红”。 师:姹紫嫣红的花儿究竟是怎么样的呢?我们来看看图(媒体出示百花图) 能使用老师给你们的句式,说说话吗? 出示句式(自己说说指名): 春天到了,各种各样的花儿竞相开放,有(有的),有(有的),还有(还有的)。(颜色、品种、姿态……) 师:是啊!各种各样的花朵美丽极了,文中有一个词概括,就是------姹紫嫣红(媒体出示) (4)媒体范写:嫣。 师;嫣这个字很难写,看仔细了!(左右结构,左边是女字旁,右上方是个“正”字,仔细看,下面可不是“与”哦!“与”的一横变成了---四点) (5)积累词语。 师:和姹紫嫣红意思相近的词,你还能说吗? 万紫千红、五彩缤纷……(齐读---自己再读一读、记一记) 师:姹紫嫣红是形容各种好看的花,不仅颜色美、姿态,外形也美。你们刚刚说的这些词和姹紫嫣红的意思很相近,但用起来略有些细微的差异。 (6)再读节4,品悟词句。 师:春天的花儿不仅形态美,颜色美,还有什么深深吸引高尔基呢? 同桌读读节4并交流。 指名交流:味香、摇晃(师:这是动态美)、小蜜蜂……(关键词随机变色) (7)指导朗读 (8)尝试背诵。 2、借助相关句式,联系4、8节内容联系说话,进一步感受“美好”。 师:看到这么美好的东西,高尔基怎么样? (1)(出示填空)师:4人一小组,带着问题读读4-8小节,你能用这样的句式说说吗? 出示:高尔基看着,闻着,他。 (2)交流反馈。 (3)理解词语“欣赏”。 师:这花儿多美好啊!高尔基是带着喜悦的心情来看花,这就是----欣赏(出示) (4)有感情地朗读第5节。 师:高尔基看着满院的花朵,心里想的还是自己亲爱的儿子,来,带着喜悦的心情读好节5。 3、小结:高尔基先生急不可待地想写信告诉亲爱的儿子,让儿子也能一同感受这美丽的花朵,体会他此时愉悦的心情,分享到他的快乐。 4、再读7、8节,加深感悟。 (1)引读。 (节7):亲爱的儿子,虽然你回去了,可是……望着它们,我心里想…… (节8):我希望你能明白…… (2)联系生活,理解“美好的东西”。 师:课文中美好的东西是指---鲜花(生),在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 (3)出示齐读:要是你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 (4)布置作业:今天回家请将这句话抄写在2号本上。 四、复习巩固,指导写字 1、读词语:休养 探望 姹紫嫣红 彩霞 红扑扑 脸庞 欣赏、假期、摇晃 2、指导书写:妻、霞 教学要求: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其中田字格前面的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 4、教育学生初步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教学重点:理解高尔基和他10岁儿子之间发生的栽花赏花以及写信教子两件事。教学难点: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教学准备:高尔基图片、自制文字课件。 教学时间:两课时 教学步骤: 一、基础性诊断。 (一)看图揭示课文。 (出示高尔基图片)同学们,你们认识这位老人吗?(板书:高尔基)对,他就是今天课文中的主人公之一,文中还有一个小主人公是谁?(补充完整课题)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他教育儿子也很特别,课文讲述的就是发生在高尔基与他的儿子间的几件事。 (二)初读课文。 1、学生自看拼音课文试读课文;标自然段序号;画出带生字的词语。 2、检查生字读音。 3、读一读。妻子 探望 芳香 染休养 欣赏 盛开 4、师范读课文;学生体会后再读课文;齐读课文。 5、指导写字。 (1)提示妻、瞧 的笔顺。 (2)描红后临写。 二、诊断练习。 1、填空。Xiu xin fang cha yan___养 ___赏 ___香 ___紫___ 红 2、学生读课文思考:课文写了高尔基父子间的哪几件事?分别用哪几个自然段来写的? 3、交流。 4、那么第一自然段交代了什么?哪个字突出了高尔基和儿子的关系?练习背诵这一段。 三、发展性诊断。 1、下面我们看栽花赏花这件事。来到岛上,儿子做了些什么?当时他才多大?(随机出示: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还没有镢头那么高。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 2、儿子为什么这么做?(随机板书:爱)哪些词特别能说明儿子对父亲的感情? 3、有感情地读,体会;练习背诵。 4、儿子如此爱自己的父亲,所以他跟妈妈回苏联的时候,望者满院自己亲手栽的花草,幸福地笑了,他仿佛看见(学生进行情境说话。) 5、(出示花草图片)这就是儿子种出来的花,边看图边读第四段,看看有什么感受。 6、交流;练读;背诵。 7、高尔基欣赏儿子种的花时心情如何?轻声读第五段,找出重点词语体会高尔基对儿子的情感。 8、练习背诵。 四、借助课文69段,自主性学习诊断。 1、指名读。 2、说明标点符号的用法:两处半引号表示引用了信中的两个自然段,末一句中的单引号表示信中的引用部分。 3、学生自读高尔基的三段信文,把含义深刻的句子画下来,细读体会。 4、交流,联系实际说说你对给,永远比拿愉快的想法。 5、练习背诵。 五、共同小结并根据有一年、春天对了、傍晚、不久、你回去了、那时候等词语熟背课文。 板书设计: 21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赏花 栽 写信 收爱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高尔基信中最后两段话的含义。 3、学生初步懂得人生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时间: 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这篇课文写了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的哪两件事?(1、栽花赏花2、写信教子) 二、讲读课文。 (一)讲读课文第二段。 1、自由轻声读课文第二段。说说你从这件事中体会到了什么?(让学生在读文的基础上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 2、指名读课文第二、三自然段。找出课文中描写儿子种花草的句子。 3、交流这些句子。 4、练说:高尔基的儿子就要告别爸爸妈妈,回苏联去了,他望着满院亲手栽种的花草,心里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春天到了,儿子种的花全开了。齐读第四自然段。 6、出示春天美景图。练说:看着儿子种的花,高尔基会怎么做,怎么想呢? 7、出示高尔基坐在花园中的情景。体会高尔基当时的感受、心情。 8、指导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四第五自然段。背诵这两个自然段。 过渡:欣赏着儿子种的花,高尔基的心里非常兴奋、激动,同时又感慨万分,他欣然提笔给儿子写了一封信。 (二)、讲读课文第三段。 1、出示高尔基的信,指名朗读。 2、自由读一读,把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划下来。小小组组织讨论。 3、交流讨论。重点理解以下句子。 (1)、第七自然段中的美好的东西 (2)第八自然段中的美好的东西 (3)第九自然段中的给永远比拿愉快 4、有感情地朗读第三段。 三、小练笔。 1、假如你就是高尔基的儿子,收到父亲的来信,你会怎么想,怎么做呢?代高尔基的儿子给父亲写一封回信。 2、交流信的内容。 四、作业。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背诵第四第五自然段。 附板书: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栽花赏花 子爱父 写信教子 父爱子 一、揭示课题、创设爱的氛围 1、同学们,静静地看 板书:高尔基 知道他吗?你对他知道多少呢?能不能用一两句话简单地介绍一下。 2、今天我们要学习的就是这位文坛巨匠与儿子之间发生的一段美丽的故事。 板书:和他的儿子 3、谁来读读课题? 表示人名的词儿连读,意思可以表达得更清楚: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4.有一年,高尔基在意大利的一个小岛上休养,他的妻子带着儿子前来探望他。 父与子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请打开书,自己读读课文。 二、品读栽花赏花,感悟父子情深 1、儿子是怎样种花的?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 (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 只有一句话,看似简简单单,其实字里行间蕴藏着动人的小故事。仔细品一品。 2、全班交流: (1)顾不上休息,一直,忙着,整个假期没有停止过,很辛苦。 (2)各种各样,品种繁多,千姿百态 让我们了解一下:儿子有多大? △对儿子来说,种这些花很不容易。那他是种着玩的吗? 3.闭上眼睛(学生),老师和你们一起来到这块芳草地。 师范读第四自然段。(配乐) 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闻到了什么? 看到:花儿争奇斗艳,争着比美 五颜六色的花儿在风中跳舞,摆动着美丽的衣裙,扭动着腰肢。 听到:风儿和花在做游戏,小蜜蜂边飞边歌唱。 闻到:阵阵芳香,沁人心脾 师叙:这儿原本只是一片普普通通的地,一个普普通通的院子,现在却开满了各色的鲜花,到处充溢着沁人心脾的芳香,引来了小生灵蜜蜂、蝴蝶它们嗡嗡的飞着,似乎在哼着一首春天的歌。 想亲自去吗?美美地读读吧。 这些盛开的花儿在你的眼里,就像什么? 在父亲的眼里呢?他有什么样的感受? 这是个打比方的句子,这样的比方恰当吗? 你能读出感受来吗?试一试。 三、品读写信教子,感悟信的内涵 1、儿子思念父亲,父亲又何尝不想着儿子呢?不久,儿子收到了高尔基从远方寄来的信。 (1)捧着父亲的信,儿子会怎么读?请同学们自己读读79自然段。 (2)父亲的希望,儿子能读懂吗?你们能读懂吗? 第二段信的内容中,父亲再次提到美好的东西,是什么? (花、帮助、关爱、为别人奉献) 给什么?给予、奉献,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拿什么?索取,一味得到别人的关怀而不付出。 是的,当一个人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在大家心中是那样重要;当一个人把帮助别人、为别人奉献爱心当成是一件自然而然的事时,同学们,你们能想象得出那样的人生因此而快乐吗? (3)连起来读读这封信的内容,想读给谁听,就去吧,把内心的感受告诉他。 (4)你们小小的年纪,也许父亲的话语并不一定完全理解。但不要紧,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有越来越深刻的体会。张老师也是在童年时第一次读这个故事,十几年过去了,是这句话伴随着我长大的,生活的体验告诉我,付出真的是一种快乐。请允许我来代替父亲,代替高尔基向大家诉说他对儿子,更是对每一位孩子的期望,好吗? 2、听了父亲对儿子的希望,看到儿子为父亲种的花,高尔基博大深沉的爱包围着我们。 板书:爱 3、老师再送两句高尔基先生的名言,希望它们能伴随你们长大! 幻想,使精神得到休息,还可以打扫一下心头的生活灰尘。 每个人都知道,把语言化为行动,比把行动化为语言困难得多。 【二年级语文下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案设计(通用6篇)】相关文章: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反思汇总05-28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优秀教学设计(带反思)06-29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后反思三则06-15 苏教版五上《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课堂实录06-21 关于《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一文的课后反思06-26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说课稿第二课时05-19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第一课时06-02 《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设计第二课时06-02 苏教版五年级上册《14、高尔基和他的儿子》课文04-04 二年级语文下册《三个儿子》优秀教案设计12-17 这是我们东坡下载为大家准备的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教学课件,课件制作精美具有一定的教学意义,对学生们的帮助很大,有需要该课文课件的老师们可以来我们东坡免费的下载使用! 玛克西姆·高尔基,前苏联著名作家、诗人,评论家,政论家,学者。他是前苏联下诺夫哥罗德人,俄罗斯族。1868年3月16日生于下诺夫哥罗德的一个木工家庭。是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奠基人,无产阶级艺术最伟大的代表者、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导师、苏联文学的创始人之一! …… 自学探究 1.联系课文内容说说你对 “给”永远比“拿”愉快 这句话的理解。 阅读提示:对高尔基和儿子来说,“给”和“拿”分别指什么?画出文中的相关语句读读,并联系自己的生活来理解,为什么说“给”永远比“拿”愉快? 2.说说高尔基写给儿子的信主要想告诉儿子什么。一边读课文,一边作批注,理解句子。 …… “你回去了,可是你栽的花留了下来。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 “要是你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会多么愉快呀! “那时侯,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你要知道,‘给’,永远比‘拿’愉快……” …… “给”,永远比“拿”愉快…… 给别人快乐,自己就会更加快乐。 人生的意义在于付出,而不在于索取。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幸福,不在于索取,而在于奉献。 …… 【导语】课件是教师在讲授新课之前有目的,有计划并依一定方法所设计的简练、概括的教学语言,对激发学生兴趣,提升教学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下面是®无忧考网整理分享的二年级语文课件:《高尔基和他的儿子》,欢迎阅读与借鉴,希望对你们有帮助! 二年级语文课件篇一:《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教学目标 1、能在语言环境中认识本课生字7个“基、妻、姹、嫣、晃、阵、霞”;积累词语若干个;能正确地在田字格内书写“基、妻、晃、阵、霞”5个汉字,并能在写的过程中有意记忆这些字。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背诵4、5两节。 3、熟读课文,了解内容;联系课文有关内容读懂课文后一句话,知道在生活中能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是一件很快乐的事。 教学重、难点 重点: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理解高尔基信中两段话的含义。 难点:理解高尔基信中两段话的含义。 教学媒体高尔基的画像、小黑板、田字格黑板、生字卡片 课前学生准备充分预习课文 教学流程备注 一、名言引入,揭示课题: 1、名言交流:在学习中,我们已经积累了不少名人名言,现在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吧。(指名几人) 2、出示文中的句子:老师也有一句子要和大家交流,自己轻声念念。 (出示)要是你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多么愉快呀! 3、出示高尔基像:这是前苏联一位伟大的作家——高尔基在写给儿子信中的一句话。读了之后,你们有什么问题吗? 4、总结: (1)为什么要写这句话? (2)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5、揭示课题: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块儿来学21、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教学生字:基。(变形的其加土) 二、整体感知,读文识字: 1、那么高尔基为什么要写这句话?自由轻声地读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并把课文读正确。 2、逐段检查,尤其注意指导学生读好:矍头、栽花等词语。 3、学习生字:妻、晃、阵、霞(妻:正确书写上半部分。霞:正确书写下半部分,并组词。) 4、把生字送回文中,自己再轻声读读课文,边读边想高尔基为什么要写这句话? 5、师小结:儿子种花,将美好的鲜花留给高尔基。高尔基写信,将深刻的道理告诉儿子,让他知道留给别人美好的东西,会使自己感到快乐。 三、走进课文,解读“给予”: (一)儿子的“给予” 1、仔细读读课文,想想儿子是怎样留下这美好的鲜花的?(指名读相关内容:第三自然段) 【投影出示】高尔基的儿子只有10岁,个儿还没有矍头那么高。来到爸爸身边以后,他顾不上休息,一直在忙着栽种各种各样的花草。(自由读) 2、从这段话里我们读出儿子留下这美好的鲜花容易吗?(不容易)从哪儿看出呢? 顾不上:千里迢迢来到父亲这儿,却没有休息。 一直:一直都没有闲着。 各种各样:栽种了许许多多的花草。 只有……还:这些事对于一个10岁的小孩来说更不容易。 3、看提示,想象说话: 【投影出示】高尔基的儿子忙得满头大汗、气喘吁吁,但他丝毫不觉得,因为,他心里一直想。 4、小结:从这段话里,我们体会到高尔基的儿子对爸爸深深的爱,一心想把美好的东西留给他,我们称这种行为为给予。(板:儿子、种花、给予) (二)父亲的“得到” 1、过渡:我们说有给予就必然有得到,下面我们再来读读文中的“得到”。2、学生自由读课文4、5自然段。 3、高尔基得到了什么?(鲜花)美吗?从哪儿看出? (姹紫嫣红、阵阵芳香、引来蜜蜂) 理解:“姹紫嫣红”一词。教学生字:姹、嫣(在字形上都有“女字旁”,在字义上都有美丽娇艳的意思。所以,“姹紫嫣红”就是指各种各样美丽的花。) 4、教师范读,学生闭上眼睛想象眼前的美景(也可出示相关的图片)。(指名说)学生读课文。(引背) 5、高尔基欣赏着这些美丽的花儿,心里有——(期待学生回答:说不出的高兴)。都会有哪些高兴呢?我们帮他说出来。 【投影出示】傍晚,彩霞染红了天空。高尔基坐在院子里,欣赏着儿子种的花,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因为。 6、师小结:(板书:高尔基、赏花、得到) 四、学习书信,领悟“给予”: 1、过渡:高尔基看到这些美丽的花儿,除了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还有许许多多的感想,于是,他把这些感想写在信中,让我们一起读读这封信。 【投影出示】高尔基给儿子的信。(用书信的格式) 2、学生自由读书信,指名读。 3、读了信后有什么不理解的吗?(指名)信中“要是你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那你的生活该多么愉快呀!”这句话你们都理解了吗?“给予”了之后,儿子的生活会获得哪些快乐呢?(学生自由回答)(板:、写信、明理) 4、其实你们想的也就是当时高尔基儿子想的,让我们把这些想法写下来告诉高尔基,好吗? 五、体验习作,实践“给予”: 1、小练笔,两个话题,自选一个: (1)高尔基的儿子读了爸爸的信之后,一定有许多的快乐,让我们帮他写一封回信,把心中的快乐传达给远方的爸爸。 (2)生活中,你也一定给予过别人美好的东西,当时你的心情也一定非常得愉快,以“给予是一种快乐”为题,写下当时的情景和你的心情。 2、指导写字:基、妻、晃、阵、霞。 二年级语文课件篇二:《高尔基和他的儿子》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感受父子情深,积累语言。 2、初步懂得人生的快乐在于付出的道理。 教学重点: 1、朗读课文,感受父子情深; 2、初步领悟“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 教学难点: 初步领悟“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 教学准备: 课件、收集关于高尔基的资料、名言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同学们,爱是人类讴歌的永恒主题。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品味高尔基和他的儿子之间深深的爱。 2.齐读课题,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回忆:课文主要写了哪两件生活小事?(板书:栽花赏花写信教子) 3.师述:高尔基很爱他的儿子,他教育儿子的方式也很特别,他是通过——写信来教育儿子的,你认为高尔基写给儿子的信中哪一句话含义深刻?(板书:“给”永远比“拿”愉快„„) 4、师述:高尔基是一位伟大的作家,也是一位慈爱的父亲。你对他还有多少了解?(指名交流资料) 5、今天,就让我们围绕这一中心来学习课文。(齐读中心句) 二、品读课文,体会父子情深栽花赏花 1.课文除了写高尔基写信教子之外,还写了什么?(儿子给父亲栽种花草) 2.过渡:高尔基的儿子是怎样栽种花草的呢?找出相关语句读一读。(课件:出示课文第三自然段) 3.指名读,边听边想:你觉得高尔基的儿子是个怎样的孩子?(懂事) 4.你是从哪些词语中体会到的?(只有、还没有、顾不上、一直。) 5.抓住懂事,引导想象: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只有十岁孩子的心灵,想想:这是一个对父亲有着怎样情感的孩子?(子爱父)他为什么要给父亲栽种花草?他栽花的时候心里会想些什么?生:我不在的时候就让这些花儿代替我陪伴爸爸生:闻到花香爸爸的身体会好的快些的 6.现在,让我们一块儿去这块栽满花草的芳草地去看看吧!(师读,生想象:所见,所闻,所感。) 7、你们想亲自去看一看吗?让我们一块儿来美美地读一读吧! 8、这些盛开的花在你眼里像什么?在父亲的眼里呢?此时他的感受如何?(说不出的高兴)他为什么有这样的感受?(父爱子) (1)指名读 (2)齐读写信教子过渡:这些盛开的花儿,*儿子灿烂的笑容,高尔基除了心里有说不出的高兴,还有许许多多的感想。于是,他把这些感想写给了在远方的儿子,我们一块儿来读读这封信! 1.(课件:出示课文后三个自然段)边读边体会:你从这封信里读出了什么?(小组交流)提示:请大家在读的时候注意,这里有两个“美好的东西”,它们的意思相同吗? 2.扣住“美好的东西”引导交流。(小结:第一个“美好的东西”指的是鲜花,第二个“美好的东西”不仅指的是鲜花这些物质方面的东西,还包括对别人的关心、帮助,哪怕是一个真诚的微笑,一声亲切的问候。) 3、(课件出相关图片)总结“美好的东西”指的另一层含义。 4.联系第7、8自然段,理解“给”、“拿”的。(明确:“给”是留给人们美好的东西,“拿”即是向人们索取。付出永远比索取更令他人和自己愉快。做“给”多“拿”少的人。) 总结:听了父亲对儿子的希望,看着儿子为父亲种的花,我们感受到高尔基和儿子之间深深的爱!让我们再一次读读这封信,感受一下这深沉的父爱。(齐读整封信)(板书:爱) 三、总结延伸 1、总结:(结合板书)从高尔基和他的儿子的故事中,你觉得高尔基对儿子的爱主要表现在哪里?(教儿子学会做人,塑造儿子美好的心灵。) 2、说话训练:说一说在日常生活中,你有过“‘给’,永远比‘拿’愉快„„的经历吗?(予人玫瑰,手留遗香。) 3、“‘给’”永远比‘拿’愉快,这是高尔基对儿子的教诲,也应该成为我们每个人的座右铭! 四、齐读全文,回归整体 让我们再一次捧起书,感受高尔基和他儿子之间那浓浓的爱。 五、布置作业 课后4题(灯片打出:书信格式)高尔基留下了这样的教子名言。这里老师也赠送几则名言给大家:人生的意义在于付出,而不在于索取。“给”,永远比“拿”愉快。赠人玫瑰,手有余香。高尔基和他的儿子ppt课件免费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的介绍就聊到这里吧,感谢你花时间阅读本站内容,更多关于高尔基和他的儿子ppt课件免费版【小学二年级语文】、高尔基和他的儿子ppt课件免费版【小学二年级语文】的信息别忘了在本站进行查找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作者:谁是谁的谁,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原文地址:http://www.formosha.com/post/4086.html发布于:2025-11-28




